2022年12月26日星期一,本学期第18周

家乡的火车站

2022-01-02 17:35  校报编辑部  (阅读人数:

□英语2001 秋惟嘉

家乡在白居易眼中是望不尽的天涯路,在季羡林眼中是一轮旖旎的圆月,在余光中眼中是一张小小的船票,这似乎正应了那一句“故乡云水地,归梦不宜秋”。人们偏爱于诵读可以代表家乡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热爱,一花一木,一分一景。而我最眷恋的则是家乡的火车站—一个创造、传承、运输文明之地。

我爱那个旧火车站,爱着它的温柔与海涵。闲暇时刻,我经常会在那里驻足,哪怕它左右的高楼林立,哪怕它前方的车辆川流不息,哪怕它身后传来新车站的阵阵鸣笛。我喜欢看着它破旧潮湿的墙壁,细密的裂痕如同蔓延的爬山虎,阳光从破碎的窗户中倾泻,灰尘伴随着微风舞动。我享受着这种感觉,静静地感受着时代的洪流,空气缓缓凝固,我仿佛可以对他的经历感同身受,不管人们的说辞,不管人们的调侃,火车站总是笑着包容他们,如同一个温柔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,也如同我的家乡—一个以煤矿兴起的都城,不管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,它仍旧以长者的目光注视着后辈们的崛起,将自己的血液和温度给予他们。

我爱那个旧火车站,爱着它的沧桑与深邃。回到家里,我翻看了那张泛黄且褶皱的照片,苍白的格调将旧日的繁华洗刷殆尽,灰色的人影稀疏,有缱绻也有忙碌。火车在这里停留,飞驰,带走了人们的期望,留下了人们的牵挂。朱自清在《背影》里写到“父亲送我到了月台,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,再也找不到了,我便进来坐下,眼泪流了下来。”想到那买着橘子的发胖背影颤颤巍巍地翻过月台,注视着那清瘦的青年,我仿佛看到了一种名为思念的物体散落开来,夹杂着万般期待。在这沧桑的画卷里。面对那名为“离别”的无奈,人们往往选择的不是痛苦,而是将愁绪埋入心底,以笑容坦然接受,他们将微笑化为喜鹊,携带着自己的祝福,伴随游客飞向远方。而火车站就是这样,在这沧桑岁月长河中向人们传授着深邃的道理。

我爱那个旧火车站,爱着它的变迁与更迭。时隔多年,它早已无法发挥它的职能,可身居高楼广厦却不显得如此突兀。红旗飘扬在车站的顶层,旗杆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。火车站的前方立着一块石碑,“旧址”二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田。今天的旧火车站仍然是城市显著的标志,它目睹着城市的兴起发展,是城市鲜活的“历史书”。火车站的变化体现了我们现代化城市交通的建设发展,也使我用理性和感性去体味我的家乡。火车是工业文明的结晶,从昔日的蒸汽火车到如今的高速铁路,速度提升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,承载了更多人的梦想与期望。这是火车站的改变,是时代的更迭,更是历史的升华。

有人说:“人生是一个车站,进来了,出去了;而时间是一个过客,记住了,遗忘了。”我望着远方,听见喧嚣乘夕阳而来,此时的站台上,灯景随人影而呢喃。远方,已不是远方;站台,依旧是站台。我深爱着这里,正如我也深爱着家乡,那是文字无法诵读之爱,更是我心中最深沉之爱。

 

上一条:故乡烟火 下一条:暴雪之后

关闭
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