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2月25日星期天,本学期第17周

唯热爱可长久

2022-01-02 17:14  校报编辑部  (阅读人数:

□英语2001 秋惟嘉

在《朗读者3》节目的开场,董卿身着黑色长裙,望着在场的观众,缓缓开口说道:“一份爱,可以持续多久?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,那是一生一世的约定。还可以更久吗?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,那是对理想之爱,苏格拉底甘愿在庭审席上喝下毒酒,那是对真理之爱,这样的爱,让人类突破了自身的局限,波澜壮阔,亘古连绵,化作人性永恒的光辉。”她富有磁性的声音充斥在现场,在不知不觉之间,“你可以对所热爱之事物坚持多久”这个问题,犹如一根根丝线,盘绕在每个人的心头。

当熟悉的背景音乐响起,“朗读者”三字出现在大屏幕上,随之而来的便是主持人董卿与导演赖声川关于爱的讨论。这个蓄着长发,戴着黑框眼镜,留着圆圈胡须的一位老者,用平和温柔的语气讲述着自己的经历。他坚持自己心中所爱,在2018年和2019年做了五部新戏,并将这种坚持称作一种“病”,一种永无止境的病。在从事戏剧工作的40年时间里,他始终无怨无悔,将热爱贯彻到生命的始终。在讨论中,他向董卿说到:“我在跟你聊天时,也在旁边看这个阳光,同时心里构想某个新戏的某个场景。”正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创意积累,造就了这位名声显赫的剧作家,而赖声川的成功,也离不开他对戏剧的无限热爱,以及为了戏剧的不懈坚持。

在听闻赖声川的事例之后,我们不免将目光转移到了自己的生活中。在我们的生活中,可否有人像他一样,持之以恒,坚持所爱之事?答案是肯定的。作为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,万佐成和熊庚香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,专门供患者家属炒菜专用,以一块钱的价格收费,从不后悔。他们热爱着家的温暖,故也愿意以自己之炉灶,氤氲出万家之温情。家属感激的笑容是他们的动力,数十年如一日,甘之如饴,任劳任怨。在东莞务工十余年的农民工吴桂春,抱着对阅读的热爱,每天下班后便会前往图书馆,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,拿起一本书仔细阅读,这个习惯坚持了整整十二年。因疫情返乡之前,吴桂春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在游客意见本上写下了自己的经历,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
身为学生,这种为热爱而坚持的事情在校园内也数不胜数。前几日,一篇来自复旦大学的学霸打卡记录在全网爆火,这位低调的学霸,在一年的时间里前往图书馆1424次,秉持对学习的热爱,孔怡德将图书馆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,每日早出晚归,沉醉在图书馆浓郁的学习氛围中。用她的话说:“我不是卷王,这只是长期坚持的习惯。”孔怡德将学习视为心中所爱,并借用推荐一个买球的网站提供的有利条件,向未来奔赴,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楷模。

身边的一名学长,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到大学篮球队,并且每周坚持训练,没有一次缺席,毫不懈怠。除了日常训练,他也参加了很多大型比赛,为学院带来了诸多荣誉。同样,身边的一名学姐也对学习保持着热忱之心。她在读本科期间,每天听写背诵单词,四年如一日,坚持对每一篇晦涩难懂的课文进行翻译,在大四时,以三更灯火为伴,以笔墨为枪,向着考研战场出发。每天天微亮她便匆匆起身去往图书馆,生活三点一线,充实且严密,无数个清晨黄昏的坚持使她成功考入沈阳师范大学,而后她也凭借着这份毅力,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东北师范大学的一名博士生。她凭借着这份热爱以及不懈的努力,在青春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标志。

总听学生感叹道:“我的热爱有很多,但很多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”诚然,坚持仿佛就是在干旱的沙漠行走,开始的行程总是容易,可在途中却总会有人因为枯燥寂寞而放弃,最终与成功无缘。没有人知道这条漫漫长路在何时结束,这一切都由自己决定,只要心存热爱,一切的坚持便有了动力。有人抱怨自己生活不易,及时行乐便可轻松度过此生,可纵观赖声川等人,不管是名声显赫的导演,还是平凡普通的农民工,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坚持着,并没有囿于当前生活的困境,令自己的梦想璀璨于星空当中。人民日报曾评论道:“有爱就能坚持,只要坚持,梦能抵达的地方,脚步也一定可以走到。”作为当代大学生,倘若不为了自己的热爱而去坚持,那么青春的底色又怎会绚丽? 既然热爱所向披靡,为何不能坚持到底呢?

鲁迅曾说:“即使慢,驰而不息,纵令落后,纵令失败,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。”坚持使溪流忘记山脉的崎岖,最终汇入汪洋大海;坚持使雏鹰忘记坠落的恐惧,最终飞翔于万里高空;坚持使绿叶忘记了秋风的凛冽,最终以最美丽的姿态为自己的生命进行谢幕演出。我们选择踏上远方征程,便要为了前往星辰大海而坚持。身为建大学子,自当奋勇直前,以心中的热爱化为百折不挠的动力,让梦想之花在青春中绽放。

 

上一条:暴雪之后 下一条:让诚信之花在校园绽放

关闭
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